在成长过程中,人们在两个阶段最关注骨骼的健康:孩童时希望骨骼发育正直、舒展、年老时希望骨骼坚韧、有劲。百姓的希望就是昆明骨科医院的目标,医院不仅搭建起保护骨骼健康、治愈骨病的保护网,全院88名护士还将贴心照顾和真诚关心融入带护理每一个细节中,让每位患者在治愈路上沐浴春风。

因骨病引起的头痛让老人全身都不舒服
“我觉得头疼,你们能治吗?”5月9日上午,昆明骨科医院4名护士和2名医生组成的义诊小分队来到小街柏寿老年公寓,为参加都市时报“云岭天使”主题活动的老人们进行健康义诊服务。一位老人迟疑地坐到昆明骨科医院的义诊台前,想问问自己的毛病该找哪个科治疗。

老人说,自己是名工人,退休后不时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现象,有时还伴有腰疼、腿不舒服的症状,但血压很正常,因此从未去医院检查过。听到这样的情况,昆明骨科医院的医护人员首先为他进行了全身检查,发现老人的头痛、头晕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而腰疼和腿不舒服则是腰椎间盘突出在“作怪”。昆明骨科医院麻醉复苏室护士许娜向老人解释了全身不舒服可能存在的原因后,建议老人尽快到骨科进行确诊和治疗。“前来问诊的老人大多患有老年慢性骨病,例如由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头昏,还有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小朋友也可以做小护士 学会伤口处理和长高诀窍
5月9日下午,在结束了柏寿老年公寓的义诊服务后,昆明骨科医院又派出了刘佳玉医生和肖洪娇护士来到新迎第三幼儿园,为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分享骨骼健康知识。
“受伤以后不要着急贴创可贴,一定要先消毒,然后再做下一步的处理。”刘佳玉通过演示的方式,教给孩子正确的外伤处理方式。她还叮嘱现场的家长代表,千万不要拉着孩子的手在空中来回荡,“孩子的骨骼正处于生长期,这样做非常容易使孩子的手脱臼,危害很大。”

“其实医生护士是帮小朋友看病的,是带给小朋友健康的,不要怕医生护士,也不要怕打针。” 肖洪娇护士用甜美的声音告诉小朋友。有的家长会利用孩子怕打针的心理,在孩子不听话时用医生护士来吓唬他们,这样就容易让孩子从小有害怕医护和医院的心理,肖洪娇希望告诉小朋友和家长,其实医生和护士的作用是积极的,是与患者统一战线的队伍,希望能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观念。
护士把病人当亲人
昆明骨科医院护理部主任宋丽表示,在昆骨,护士在患者进入医院大门时就要开始分阶段的护理服务。有病人腿脚不便,需要坐轮椅,无论有没有家属陪同,护士都必须进行帮助。在入院前,挂号、就诊、检查都要有护士陪同,并要护士亲自交接到科室里面。

科室里护理服务就更加周到。宋丽表示,昆骨收治的大多数骨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生活很难自理,因此,病房里的所有设施都需要足够方便,即使家属请了护工,护士还是要亲自进行生活护理。曾经有住在ICU的病人,因为已经失去意识,大小便失禁,此时护士们都是立刻戴上口罩就上前一点一点清理,这让前去探病的家属非常满意,“还有老人常感叹,这儿的护士比女儿还周到贴心”。

同时,护士还要在沟通中注意对待每位患者的技巧,有些老人记忆力差,科室就让全科护士都了解他的病情,每天对他重复几遍注意事项。“只有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才能做到这些细节,否则这些事情真的很难做到。”
医院把护士当孩子
能让整个护理团队都把患者当做亲人般进行护理,必须要让护士们对自己的职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宋丽表示,昆明骨科医院的护士团队向来比较稳定,没有频繁离职的现象出现过,愿意留下来的实习护士也越来越多。

“昆骨要求护士长要把护士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教育管理。”宋丽说,为了做好“家长”,最重要的就是为护士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其中就包括了创造职业上升空间、按规定缴纳五险一金、不断提高住宿等生活条件、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等等,“我先后在5家医院工作过,昆骨的工作条件和对待医务人员的重视程度是最让我满意的。”
另外,昆骨的护理团队还讲究奖惩分明,每一项奖惩决定都必须有据可依,创造一个尽可能公平的职业环境。护理部也在不断创造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让护士不再局限于打针发药和日常护理,而是分为了应急小组、病例小组、操作小组等小团队,不断精准化护士的护理技能,从而提高整个护理团队的优质护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