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主要是由于腱周组织的损伤所致。当患者起床或连续步行时,肌腱在腱周组织内活动增大,故疼痛加重,训练时疼痛也会加重,用手指按压跟腱有压痛。一般来说,它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导致,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也常会引起跟腱炎。>>>跟腱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点击咨询昆骨专家
跟腱炎的早期症状
1、主要表现为跟腱疼痛和肿胀。
2、局部疼痛,压痛,腱或腱止点增粗,由于运动疼痛而导致功能障碍。
3、跟骨后间隙疼痛,肿胀,发热,行走不便与穿鞋困难。
4、初期在踝关节后下部有酸、胀或轻微的疼痛感,由于病情发展快,疼痛将越来越明显。
5、当你行走或是踮脚时,有钝痛或疼痛感,跟腱有触痛和轻度的肿胀。
6、踝关节僵硬,随着跟腱逐渐活动而逐渐减轻,跟踝部肿胀,距离跟腱在跟骨上止点5厘米处压痛,早晨起床时最明显。
防治跟腱炎的方法:
1、合理安排运动量,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如果运动时感觉跟腱疼痛,应停止运动,及时查找原因。
2、运动前做好热身,训练后做好伸展放松运动,小腿肌肉不能太紧,太僵硬。尤其要做好小腿后群肌的拉伸,从而提高跟腱的柔韧性。加强腿部及踝关节的肌肉力量训练,让跟腱能承受更大的负荷。
3、抬高受伤的脚踝,使它的高度在心脏以上,这可以减少水肿,尤其在夜间睡觉时。
4、避免会增加疼痛或是肿胀的活动。不要忍着疼痛工作或活动。休息对于组织的愈合是必需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完全的卧床休息。
5、挑选合适的鞋子,如果鞋子过大,人往往会弯曲脚趾抠住鞋底,这个动作会过度使用跖腱膜和相关组织,导致局部肌腱劳损,引发跟腱炎。
6、走跑场地太硬、跑鞋太硬等都有可能引发跟腱炎症。在鞋跟内加一层垫帮助减缓跟腱紧张。
通过合理休息、避免负重、消炎止痛药外敷、按摩和使用支撑垫等够使跟腱炎在几周时间内得到痊愈和自我修复,如治疗没有效果,需要做手术来切除跟腱周围的炎症组织。
温馨提示:以上是关于跟腱炎的早期症状及预防方法的相关介绍,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跟腱炎的知识,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或拔打我院健康热线:0871—67333349进行咨询。
